「编者按」以价值观驱动人才共鸣,吸引人才加入;搭建人才成长通道,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人才;倡导工作生活平衡之道,让员工获得幸福感;融入新鲜血液,永葆企业欣欣向荣。51年台达,以打造“幸福企业”为目标,通过层层夯实的雇主品牌建设,以人才立基,助力公司穿越周期,实现逆势增长。
■文/经理人网-何六月
(台达中国区人资长廖哲彦)
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曾指出,在21世纪,人力资本是企业打破规模瓶颈,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唯一驱动力。随着中国产业升级进入高速发展时代,中国“智”造更离不开高素质、高技能的知识性人才。在此背景下,雇主品牌成为赢得人才竞争的关键。
有这样一家企业,在全球企业竞争力深具指标性的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评比中,连续十一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“世界指数”,及连续九年入选“新兴市场指数”。在过去三年疫情环境下,依然能够保持业务的稳定,并实现逆势增长。
在过去数年中,它在雇主品牌建设领域更是连获大奖:HR Asia Awards亚洲最佳企业雇主奖、HRoot大中华区人力资源管理卓越大奖、台湾企业永续奖-人才发展奖、中国大学生最喜爱雇主、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奖等等。
(台达雇主品牌核心价值定义)
这家企业就是成立于1971年,已走过超过半个世纪历程的台达。台达目前在全球拥有8万多名员工,2021年全球营业收入超过112亿元美金(约相当于818亿元人民币)。正是卓越的人才战略与扎实的雇主品牌建设,为台达筑牢了穿越周期、实现逆势增长的坚实基础。本期经理人网专访到台达中国人资长廖哲彦先生,解密台达的雇主品牌建设修炼秘诀。
第一重 价值观驱动人才共鸣
“在台达永续发展你的未来(Keep Exploring)。”采访过程中,廖哲彦提及这句话不下5次。这是台达雇主品牌的核心价值观。
采访过不少企业,台达是少有的拥有非常明确的价值观,并且能够将价值观与经营业务融合、与人才战略融合,进而统领到组织方方面面的企业。
(台达以“环保、节能、爱地球”为经营使命)
在台达,“环保、节能、爱地球”是企业创始至今一直坚持的经营使命。但这并不只是一句口号,而是充分融入企业经营。从电视机零组件到个人计算机的电源供应器、从零组件到系统与解决方案,从信息通信科技到能源科技,台达经历了无数次的转型。在每一次的变革过程中,都能从原有的电力电子核心技术中找到创新的前瞻应用,这些技术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信息通信、新能源发电、高铁、电动车、工业自动化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,通过对电力的变化与控制,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,进而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。
无论是对于经营使命的坚守,还是核心技术的迭代更新,台达始终秉承长期主义,坚持做对的事情并持续做好。永续发展、可持续之道,是台达人融入血液的价值观。
大道至简,重剑无锋。台达 “环保、节能、爱地球”的经营使命,一开始只是创办人郑崇华先生一个朴素的理念。如今,减碳节能已经成为全球趋势,台达对于环保节能的理念以及它在这些领域所做的贡献,也得到越来越多优秀人才的认可与共鸣,并期待加入其中。在全球低碳转型的大潮下,电子、能源、高端生产制造都成为国家重点关注和支持的主流产业。围绕着净零碳排的目标,这个领域还将催生一系列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产品、新服务。选择台达,也意味着选对了赛道。
第二重 为人才成长搭建长坡
巴菲特曾说,人生就像滚雪球,最重要的是找到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。对于潜力人才来说,台达正是能够提供足够长的坡道的企业。
【台达持续投入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,近年的研发经费均超过总营收的 8%。图为台达电力电子(杭州)设计中心的实验室)】
台达在全球设有72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,超过9500名的研发工程师,持续开发创新节能产品及解决方案,不断提升产品能源转换效率,利用科技创新力量,深耕电气化交通、新能源、5G与数据中心、智能制造等重点发展领域,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职涯发展空间。
在企业内部,台达为员工提供完善多元的自我提升通道,搭建完整的学习发展体系,打造学习型组织,推动员工在坡道上进行持续学习、长期沉淀。据介绍,台达创建了“台达企业学院”,负责人才培训与发展体系搭建、关键岗位界定与胜任力模型建立、高素质技能人才养成等,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人力保障。仅2021年一年,台达培训投入金额约347万元,开展各类培训约32,094次,培训人次达119万人次,员工培训人均时长24小时/人。
面向未来,台达在全球五大洲均有布局,超过70个研发中心,目前还在加速布局中。员工拥有充分的外派与出差机会,在更宽广的世界舞台上,成就自己的职业之路。
价值观的强烈认同与感召,加之内部各项培训与晋升体系的健全,台达员工的忠诚度非常高,稳定性很强。据廖哲彦介绍,“在台达的研发与制造体系中,工龄超过8-10年的员工占比30%-40%以上。特别是台达的研发主管,很多人工龄都在10年以上。”
第三重 倡导工作生活的平衡之道
台达的雇主品牌建设中,一直致力于打造“幸福企业”,倡导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之道。通过搭建优秀的软、硬环境,让员工在职场中安心工作,乐享生活。
“具体来说,软环境包括企业社会责任、员工教育培训等,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发展活动,如精益生产培训专案、管理人才训练专案、人才梯队发展专案等,打造高潜人才快速晋升渠道。硬环境则包含公司的硬体建设,为了照顾到每个员工的身心健康,我们不断改善工作生活环境,为员工提供健身房、休闲中心,配备心理辅导师,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,提升幸福感。”廖哲彦表示。
(台达贴心关爱女性员工福利,为女性同仁们举办花艺相关活动,装点美好生活)
让人印象深刻的是,台达的雇主品牌建设,并不仅停留在“品牌建设”上,而是扎扎实实抓实事、落细节、出口碑。例如,食堂是每个制造业企业必备的,但是台达却是将食堂与员工健康管理作为专项工作进行落实。台达上海公司食堂全部实现自主运营管理,从厨工到大厨都为公司正式员工,食堂团队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公司餐饮工作中,以确保为员工提供安全且高质量的餐食。台达还专门设置了由员工志愿者组成的“伙食委员会”来监督和帮助改善食堂运作。基于在健康食堂上的用心服务及优秀表现,也让台达上海公司的食堂荣获了浦东新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。
不仅让员工“吃”得健康,也要让员工“玩”得尽兴。在台达,有非常完善的社团机制,“俱乐部”就是社团的一个具体组织,以满足员工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需求,也丰富员工业余生活、提升健康。俱乐部甚至在设立、申请、文化、人数、章程、考核上,都设有明确的规则,以确保每个“俱乐部”真正在运作、有利于员工。
廖哲彦介绍说,“在职和离职员工的自主传播行为可信度远远高于官方的自吹自擂,由内部员工向外辐射的口碑传播会带动企业形象的建立。所以我们就要实事求是的,在各个细致维度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感,帮助员工实现价值最大化,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,让这种雇主认可感由内而外地输出,促使员工主动自发地参与到雇主品牌的传播中,为雇主品牌的内外部传播奠定基础,提升雇主品牌影响力。”
第四重 融入新血 永葆生机
近年来,随着越来越多的95后、00后进入职场,他们更专注自身感受,崇尚自由愉悦的工作氛围,青睐人性化、合理的工作制度,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。台达也努力开辟抖音、B站、快手等新媒体渠道,通过持续发布台达在环保节能方面的公益活动、员工工作生活花絮、企业动态等喜闻乐见的信息,与新生代潜力人才进行高频的互动沟通。“吸引与留住新一代年轻人才,将是台达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、永葆生机的重要基石。”廖哲彦说。
(台达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,为员工举办运动会,鼓励员工强身健体、良性竞争)
基于业务发展战略及组织能力提升的需求,主要针对新招聘的985、211院校应届硕士和本科毕业生,台达设有高潜人才发展项目及精英人才发展计划。以“业务精英加速培养项目”为例,台达把这批新人的培养目的精准定为培养业务精英,同时设有验收的衡量标准。项目通过6个月的“认识台达与产品”、2个月的“认识客户”和6个月的“实战练习”,以及结业答辩及项目验收,加速了人员发展,在一年的时间里实现通常2-3年才能达成的业务精英养成。
(台达重视人才梯队建设。图为台达新进干部拓展训练营)
而这个项目的特色还在于,与台达的多个人才项目打通,形成一套特色“造血”机制。在项目前端,衔接“台达杯高校大赛”、校招平台,来获得各地优秀高校应届生。项目后端,则衔接台达高潜人才蓄水池,通过持续跟踪关注,为学员进入台达其他项目开通绿色通道。
有目标、有标准、有淘汰机制,还有后续跟踪,使得台达“新血”融入团队非常快,“高潜人才”出苗率也很高,持续为台达提供能够快速实现独立工作的业务精英人才,成为构筑台达稳健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结语
事实上,台达的雇主品牌建设,正是回归了人性化本身,秉持“勇于变革 永续经营”的企业文化,台达将在拓展技术优势的同时,肩负作为雇主的责任,贴心关爱员工身心健康,为员工打造积极、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,创新变革,推动智能化数位转型,优化职场文化及环境,迈向永续发展基业长青!正如廖哲彦所重复的,“在台达永续发展你的未来(Keep Exploring)。”